我校英才学校第十三期骨干训练营“礼敬经典 英才引航”项目圆满结束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英才学校第十三期骨干训练营“礼敬经典 英才引航”项目圆满结束。该项目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核心,通过经典著作深度研读、党史场馆沉浸体验、专家精要指导的立体化设计,构建了“理论滋养-实践印证-认知深化-行动自觉”的育人闭环。学员们通过训练营夯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领悟了马克思主义理解世界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了理想信念,书写着“为何而学、为谁而医”的时代答卷。
精读经典:以“知”促“行”夯实理论根基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分享会上,学员们精读深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为何学——学什么——如何学”为逻辑链条,探索了自主探究与名师深度指导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各学习小组围绕《共产党宣言》《青年团的任务》《改造我们的学习》等多篇经典文献展开自学,对两会精神、政府工作报告、社会热点(特别是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自身成长困惑等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在分享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杜长林教授对学员的研讨进行精准点评与指导。杜长林指出,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准确理解文本中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同时,他希望学员们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要始终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并在阅读中注重与现实相结合。杜长林希望学员们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融入学用全过程,方能适应发展需求,担当民族复兴重任。
分享会结束后,学员们收获颇丰。学员尚子琪表示:“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深刻的思考不应仅仅局限在这几次阅读分享中,更值得我们终身去回答。我们要追求终身的学习,抱有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夯实专业技能,完善自我。”“杜老师对于‘学’和‘习’的一番解释给了学习一个崭新的定义。学是觉悟,是理解、感知、体会,是从零到一的过程。而习的象形文是鸟在飞行,表示反复练习。如此说来,古人所赋予学习的意义是体悟后反复练习和实践,这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所呈现的学习观不谋而合。”分享会后学员耿涵感慨道。
躬行实践:以“行”促“知”体悟使命担当
理论学习是基础,实践体验是关键。学员们带着经典研读的思考,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沉浸式实践教学,深化党史理论学习。
从强军兴军到脱贫攻坚,从“一带一路”到生态文明建设,辉煌成就彰显了党的初心使命与卓越领导力……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文献、一个个复原场景,生动呈现出一堂鲜活的“实践课”,深刻印证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学员们对自身肩负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使命产生了强烈共鸣。
此次参观作为理论学习后的“寻根”与“印证”之行,进一步深化了学员们对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精神的理解,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学员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永远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学员贺安瑞在参观后有感:“锈迹斑斑的钢笔、泛黄的《新青年》、破旧的草鞋……这些褪色的物件如时光裂缝,将人拽入历史的褶皱,感受到了波澜壮阔百年党史的力量。那些曾被热血铸就的理想,如今已生根发芽,正顺着藤蔓新绿的脉络生长。我们触摸过历史的温度,所以更懂得今日枝叶舒展的力量!”
“走进党史展览馆,像是打开了一部沉浸式纪录片。从嘉兴南湖的红船模型,到黄土岭战斗中使用的迫击炮,再到新中国成立时的阅兵用的轿车,科技让我们感受到了它们的“温度”——那是革命者怀揣理想的热血,是建设者手掌的老茧,更是我们接过接力棒时的心跳。我们要做时代进程中的车轮,在回望历史与探索未来之间,写下属于新时代医学青年的注解。”学员钟灵秀说。
深化认知:在学思践悟中把握党的历史
在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后,学员们重点阅读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带着对党史的深刻感悟,聆听了中央团校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讲师匡颖晨老师的专题讲座——“《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对中共党史的建构”。
讲座伊始,英才学校第十三期骨干训练营的学员夏子涵、范甲申、杨若嫣、张诗晗、林天一,结合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精心绘制的思维导图及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深刻体会,向在场学员和老师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与感悟。
匡颖晨就《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一书给予读者的三重主要启示进行了深入阐释。他指出,该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重要的党史简明读本,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为主线展开,言之有物、直指核心,对学习和研究党史具有重要作用。他希望学员们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时,借鉴本书史论结合的方法,树立大历史观。匡颖晨还勉励青年明确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任务,通过学习党史,更好地了解过去、认识当下、把握未来,并指导我们在新时代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学员崔芃芃在讲座后受益良多,“当历史书页在春日里簌簌作响,这场浸润灵魂的党史之旅让我满载而归。匡老师用专业幽默的风格解构文本,深入剖析该书对中共党史建构的重要意义,让我明白这部著作不仅是历史记录,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站在时光的渡口回望,我触摸到历史长河中激荡的信仰力量,此刻攥紧的拳头,已准备好以青春热血浇灌理想之花。”
撰稿:袁萍、第十三期英才班写作组、王婷
摄影:第十三期英才班摄影组
编辑:王婉婷
排版:陈晨
审核:张瀛